close

  「南茜大學生物行為實驗室的一位研究人員迪迪安‧迪索爾曾用老鼠做過一個實驗,以研究他們游泳的能力。他將六隻老鼠關在一個籠子裏,籠子的唯一出口通向一座游泳池。他們只能通過游泳才能拿到放在對岸的食物。

  研究人員很快發現,六隻老鼠並不是一起游泳去取食物的,而是有著不同的角色分配:有兩隻老鼠扮演『被剝削者』的角色,游水去取食物;也有兩隻老鼠是『剝削者』,待在籠子裏,坐享其成。等兩隻被剝削者回來,剝削者就使勁地打他們,把他們的頭按到水中,直到他們放開食物為止,他們從來不需要自己游泳,只要打敗那兩隻被剝削者就能填飽肚子了。至於那些被剝削者,就只能等他們吃完了,才能撿一些吃剩的食物聊以充飢。


  
另外還有一隻老鼠自己游泳,自給自足;至於最後一隻老鼠則扮演『受氣包』,他不會游泳,也無力征服那些會游泳的老鼠,於是它只能在一旁,撿一些戰爭中遺留下來的殘羹剩肴。之後研究人員又將實驗重複進行了二十遍,都得到同樣的結果:兩隻『剝削者』、兩隻『被剝削者』、一隻『自給自足』,以及一隻『受氣包』。

 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這種等級制度,他們又將六隻『剝削者』放在一起,他們廝打了一整夜。第二天早上,其中的兩隻屈服了,成了『被剝削者』,一隻則變成『自給自足』,一隻還是扮演『受氣包』的角色。同樣,研究人員又將六隻『被剝削者』關在一個籠子裏。第二天早上,他們中還是產生了兩隻『帕夏』(老爺的意思)。

  但這個實驗真正讓我們思索的是,當研究人員剖開老鼠的頭顱以研究他們的腦組織的時候,他們發現腦神經細胞最緊張的其實是那些『剝削者』。他們其實是非常害怕那些『被剝削者』不聽命於自己的。

  艾德蒙‧威爾斯《相對知識與絕對知識大百科》第二卷」


        ※        ※

  以上這段記載是出自一部我很喜歡的小說--「螞蟻三部曲」,共分螞蟻、螞蟻時代、螞蟻革命三部。書中有一部由書中人物所寫成,而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百科全書,叫做「相對知識與絕對知識大百科」,這部書不時穿插在劇情之間,表面上與正在進行的劇情無關,但卻隱約有所相連,內容包羅萬象,相當有趣。

  之前就曾說過,我總共有兩個部落格,一個是無名的,也就是這一個,另外一個是痞客邦的,被我命名為「真‧混蛋傳說」。痞客邦的網誌有一個功能叫做「碎碎念」,其實就等同於無名的「嘀咕」,主要被我拿來記下一些心情小語。而這個欄位還可以隨意取名,由於內容很雜的關係,我就決定仿照螞蟻,把它取名叫做「絕對喇賽與相對喇賽大百科」。

  「喇賽」是什麼意思呢?字面上的意義是台語「攪拌大便」的意思,至於其引申意則眾說紛紜。有人說是聊天的意思,但我認為喇賽更深層的意義是「不具意義」的某事,大便本身就很沒意義了,你還去攪拌它,豈不是沒意義中的沒意義嗎?舉個喇賽的實例:你要去找朋友,到了朋友家之後,對方的家人說他不在,於是你便怏怏然地回家了。到家之後赫然驚覺,原來他剛剛也來找過你,現在也正在回家的路上。這時你就會忍不住說一句:「…是在喇賽喔?」因為若單純就目的而言,這一切的過程一點意義都沒有。

  而我的「絕對喇賽與相對喇賽大百科」裡頭的內容大概是類似這種:

  「喝酒是一種姿態。就好像釣魚一樣,從來你只是享受做這件事的過程而不是結果,很少有人是為了好喝而喝酒,因為肚子餓才釣魚。但在這過程之中,卻能讓你感覺到生活彷彿變得很有質量。」  

「每個人的心目中,都會有一個夢想中的人格典型。這個典型會形成一個背影,每當你迷惑的時候,只要追尋著這個背影的腳步、揣測他的思路,你就可以重新找到方向。」

  某些人會覺得:「What?你寫這做什麼?根本就是在喇賽!」對他們而言,這內容就是絕對喇賽。但若有些人覺得:「嗯,好像有說中我一些若有似無的感觸。」那就不一定是喇賽,所以也算是相對的喇賽了。後來發現我在無名這個網誌裡面寫的,其實也很符合這個意義,於是就索性把它正名為「絕對喇賽與相對喇賽大百科」了。

  講了那麼多…這篇好像真的滿喇賽的。至於為什麼螞蟻裡面的是「相對知識與絕對知識大百科」,我卻取為「絕對喇賽與相對喇賽大百科」呢?……當然只是我搞錯了。相信很多人乍看之下也沒有發覺吧?

        ※        ※

  但是無名的介面真的很難用…你們不會想知道,這篇的字型總共跑掉幾次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09222222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