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  前陣子在課堂上又聽同學報告了蔣勳先生的《孤獨六講》這本書,儘管我也曾經做過這本書的報告,但其實我仍未把它完整看過,實在慚愧。儘管如此,它卻在我大學四年的生命中頻繁地出現,就連我很喜歡的林夕的專欄也曾有一期提到過這本書。一方面是和它真有緣份,另一方面或許它的確令人叫好吧。

  這幾年來「孤獨」和「寂寞」這兩個近親,似乎成了大家口頭上的常客。就連這本書似乎也是這股風潮之下的產物,不曉得這是不是我們城市生活必然的一種趨勢?

  不論是流行歌裡頭的唱詞,還是朋友們發在MSN狀態或網誌、臉書上的一些心情絮語,近幾年來似乎越來越多人對「孤獨」和「寂寞」多有感觸,一時下來還真讓這兩個深具意境的詞語浮濫到有幾分令人生厭了。

  當大家千人一口到了「情必稱孤獨(寂寞)」的時候,難免令人要叛逆地去想:我們的孤獨寂寞真的有那麼沉重嗎?若不是生活在一個太平的天下,我們不必費心去憂慮大時代的動亂,怎麼有氣力去發出個體的呻吟。對於那些忙著保命飽腹的人們來說,我們所謂的心病會不會只是鬧一種奢侈的彆扭?

  但這反省似乎太過沉重,想想就好,畢竟也不能凡事都這樣無限地比下有餘。


        ※        ※

  當我們在說自己孤獨、寂寞的時候,是否真正明白自己在說什麼?是否對他們有過仔細的定義?說自己孤獨,會不會實際上說的是無聊?說自己寂寞,會不會只是起源於心中的一陣空虛?

  如果一定要為孤獨和寂寞下一個定義或註解,我認為:孤獨是一個比較中性的詞,指的是一種「一個人」的狀態。至於寂寞,指的是一種「心情想與他人分享、被他人理解而不可得」的情緒,重點在於那個「不可得」。

  若依照這個說法,孤獨和寂寞就是不同的兩回事,兩者之所以常被混用,也許是因為人在孤獨的狀態之下比較容易產生寂寞的情緒,但這當然有太多太多的反例。

  一個人孤獨的時候未必就會寂寞,孤獨可以讓我們切斷外界的干擾,一個人真正專注而且誠實地面對自己、理清自己的思緒和情緒。莫怪乎想要「自己靜一靜」的人所在多有。另一方面,即使你身處於萬人的簇擁、狂歡的派對之中,如果心情不能被他人的理解、和他人分享,反而是一種更為巨大的寂寞。所以有言道:「冠蓋滿京華,斯人獨憔悴」、「同心一人去,坐覺長安空」,乃至於所謂的「過於喧囂的孤獨」,其實說的都是一種可怕的寂寞。

  我沒有學過心理學、社會學的知識,所以這種說法可能有太多可議的空間,何況使用語言有時候或許也不必這樣精確到一如醫生開藥。我的孤獨和寂寞可以和你的意思不一樣,但我們不能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說什麼。語言可以保持彈性,思想卻不適合有太多打馬虎眼的模糊空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09222222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